化學物質專有名詞解釋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評估管理組

    化學物質專有名詞解釋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評估管理組
    DEC
    22

    化學物質專有名詞解釋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評估管理組

    ‧毒性化學物質(Toxic Chemical Substance): 
    指人為有意產製或於產製過程中無意衍生之化學物質,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其毒性符合下列分類規定並公告者。其分類如下:
    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在環境中不易分解或因生物蓄積、生物濃縮、生物轉化等作用,致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者。
    第二類毒性化學物質:化學物質有致腫瘤、生育能力受損、畸胎、遺傳因子突變或其他慢性疾病等作用者。
    第三類毒性化學物質:化學物質經暴露,將立即危害人體健康或生物生命者。
    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具有內分泌干擾素特性或有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者。
    ‧關注化學物質(Concerned Chemical Substances):
    指毒性化學物質以外之化學物質,基於其物質特性或國內外關注之民生消費議題,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有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之虞,並公告者。
    ‧環境流布(Environmental Fate) :
    依據美國環保署定義,為化學物質釋放至環境中移動及轉換的過程。這個過程的表現,包含化學物質在大氣、水體、土壤中的持久性,在環境中的反應性與降解作用,在地下水的移動性,透過廢水處理單元自放流水中的移除,在水生或陸地生物體的生物累積作用等。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 
    依據美國環保署定義,為具難分解性或蓄積性之有機化學物質,其長期存在於環境中,會經由食物鏈累積,進而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危害及影響。
    ‧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s):
    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簡稱EDCs,或Endocrine Disruptors)」,根據美國環保署所謂的內分泌干擾物質,是指這些外來的化學物質,透過模仿天然荷爾蒙、阻止特定受體接受激素的影響、直接刺激或抑制內分泌系統等各種方式,來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系統的機制,導致生物體過度的刺激反應、或在不適當的時機啟動反應,造成荷爾蒙過度分泌或分泌不足。這些物質會由空氣、水、土壤、食物等途徑進入生物體內,對生物體產生類似荷爾蒙作用,干擾內分泌系統原本的機制,造成內分泌失調,進而影響生物個體的生長、發育、恆定的維持以及生殖等作用,甚至危及後代的健康。
    ‧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s):
    根據美國環保署定義,是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屬碳化物或碳酸鹽(metallic carbides or carbonates)及碳酸銨(ammonium carbonate)外,任何在大氣中可參與光化學反應的含碳化合物(美國環保署認定可忽略的光化學反應除外)。根據這類物質在常溫常壓下易於揮發的特性,亦有依據其沸點來作定義,例如歐盟對VOC的定義,是指所有在標準一大氣壓下,沸點小於或等於250 的有機物質。
    ‧多溴二苯醚類(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簡稱PBDEs): 
    多溴二苯醚是一種添加在塑料及發泡製品中使其不易燃燒的阻燃性化學物質,依其鍵結的溴原子(Br)數多寡(1至10個溴原子)及溴原子的鍵結位置不同,共有209種同源物(congener)。
    ‧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 Esters,簡稱PAEs): 
    PAEs是鄰苯二甲酸(Phthalate acid)的酯化衍生物,此類物質添加於塑料,可使其塑膠成品具有柔軟、可塑性佳、富彈性的性質而易於塑形,是常見的塑化劑。此外,亦常添加於香水、指甲油等化粧品中,以保持產品香料氣味的定香劑。
    ‧有機錫化合物(Organotin Compounds,簡稱OTCs): 
    有機錫化合物是指錫原子(Sn)與有機官能基(organic group)鍵結的化合物,亦即包含錫-烴鍵的化合物。有機錫化合物主要包含烷基錫化合物(例如:三丁錫(Tributyltin)、二丁錫(Dibutyltin)、單丁錫(Monobutyltin))和芳香基化合物(例如:三苯錫(Triphenyltin)、二苯錫(Diphenyltin)、單苯錫(Monophenyltin))兩類。此類物質多應用於紡織品殺菌劑、木材防腐劑、抗污漆料防腐殺菌劑等。
    ‧有機氯農藥(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簡稱OCPs): 
    泛指以碳氫化合物為基本架構,並有氯原子(Cl)連接在碳原子上的有機化合物農藥。常見對人體及環境有害之OCPs有可氯丹(Chlordane)、地特靈(Dieldrin)、滴滴涕(4,4-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毒殺芬(Toxaphene)、安特靈(Endrin)、飛佈達(Heptachlor)、蟲必死(Hexachlorocyclohexane)、阿特靈(Aldrin)、靈丹(Lindane)、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滅蟻樂(Mirex)、安殺番(Endosulfan)、大克蟎(Dicofol)、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等。
    ‧短鏈氯化石蠟(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簡稱SCCPs):
    氯化石蠟(Chlorinated paraffins, CPs)或稱多氯正烷烴(Polychlorinated n-alkanes)分子式為CnH2n+2-xClx,具有電絕緣性、耐火性、穩定性及低揮發性的複雜混合物,根據其特性廣泛運用於工業用途之金屬加工潤滑劑、阻燃劑、黏合及密封劑等。氯化石蠟依其碳鏈長度區分為C10~C13的短鏈氯化石蠟(Short-chain CPs, SCCPs),C14~C17的中鏈氯化石蠟(Medium-chain CPs, MCCPs),以及C18~C30的長鏈氯化石蠟(Long-chain CPs, LCCPs)。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lkyl substances,簡稱PFASs)
    PFASs屬於全氟化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主要以烷類化合物為主碳鏈結構,碳鏈上的氫原子皆被氟原子取代,而碳鏈尾端被不同官能基取代。最廣泛被使用的PFASs為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及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 PFOS),其長碳鏈端含許多氟原子(陰電性高)的部分具有疏水及疏油特性,而尾端官能基的部分則有親水特性,且由於碳氟鍵鍵結很強,使其具有很高的穩定性,耐熱、光照、化學作用,因此自1960年代以來,廣泛用於工業和商業製造,生產如潤滑劑、拋光劑、黏合劑、農藥、去污劑、紙張和紡織品塗料、個人護理產品以及消防泡沫等,其中最常應用於不沾鍋(Teflon)和防水透氣布料(Gore-Tex)的表面塗料。

    摘自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調查資訊網站
    https://topic.moenv.gov.tw/tcd/cp-254-7831-ae759-7.html

    167